400-123-4567
站内公告:
2024-04-24 22:33:40
公司主要业务是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与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及环境应急监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公司所在行业为大类“制造业”中的仪器仪表制造业。
我国机动车检测仪表仪器行业起步于上世纪 9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走过初期仿制国外产品,引进国外核心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到近期自主研制生产的发展道路。我国机动车检测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通过建立并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标准,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动车检测体系,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产品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也不断更新,推动有关产品向智能化、多功能、高精度方向发展。
在我国,机动车检测主要分为在用机动车检测和新车下线检测,其中在用机动车检测分为强制性检测与非强制性检测,强制性检测主要是由政府通过法律手段规定必须定期进行的检测,包含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检测三类,安全检测、环保检测分别检测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综合检测的检测对象为营运车辆,检测内容包含安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等;非强制性检测主要是用车个人或者企业因业务需要而执行的机动车检测,如汽车修理厂、二手车交易评估等。新车下线检测,主要针对整车厂,包括强制性检测与研发性检测,为确保整车的性能和达标,整车装配完成后,要在整车检测线上对主要性能、OBD以及环保进行检测,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本行业的发展无明显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但受国家政策、技术标准变化影响较大。
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较2022年增加0.18亿辆;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80万辆,比2022年增加1.6万辆,增长0.05%。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2456万辆,比2022年增加133万辆,增长5.73%。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构成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中长期发展的基础。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落实,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心未艾。据公安部统计,截止 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新注册登记新能源车743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30.25%,与2022年相比增长38.76%,从2019年的120万辆到2023年的743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针对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随之新能源汽车起火、失控等事故时有发生,运行安全问题不断凸显,迫切需要强化对在用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的检验。
①2020年10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服务“六稳”“六保”,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其中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公安部扩大了机动车免检范围,在实行6年内6座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将 6年以内的7至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该措施于2020年11月20日起实施。受到上述“放管服”政策影响,对机动车检测行业及下游检测运营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②2021年2月,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600941)源环境管理年报(2023)》,全国机动车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NOX)、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743.0万吨、191.2万吨、526.7万吨、5.3万吨。其中汽车排放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90%,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来源。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重点,后续对于机动车环保性能的检测标准可能会进一步趋严。
③2022年7月,《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HJ1237-2021)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检验系统组成与技术要求、日常运行和维护要求、标准物资、检验技术要求、数据记录及修约、质量保证等内容,带来机动车检测产品的软件升级,以及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设备、零气发生器等硬件需求。
④2022年 9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再次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要求,自2022年10月1日起,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除外)、摩托车自注册登记之日起第6年、第10年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在10年内每两年向公安机关申领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每年检验 1次。该措施进一步放宽机动车强制检测标准,机动车检测频次、检测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对公司机动车检测设备业务销售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①2020年5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GB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②GB36886-2018《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于2018年12月实施。根据《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路移动机械)及其修改单、《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HJ1014-2020)要求,2022年12月1日起,所有进口、生产、销售的560kW及以下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国四阶段排放标准要求。非道路移动源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小型通用机械、船舶、飞机、铁路机车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的要求,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大气环境 质量状况,划定并公布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的区域。截至2022年底,共有31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对低排放控制区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展环保信息公开情况和编码登记查验、烟度和油品抽测等监督 执法。202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工作,累计上传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数据322.3万条。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公司研制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排气(排烟)检测仪器推出市场。
③2023年8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针对部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即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给予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汽车生产、进口企业作为环保生产一致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在车辆出厂或入境前公开车型排放检验信息和污染控制技术信息,确保实际生产、进口的车辆符合要求。该政策出台有望推动汽车新车型数量持续增加,为相关汽车检测企业带来业绩增量。
④2022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国家标准计划,要求制定《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项目周期为18个月,目前检验规程正在审查中。如政策出台,预计将会提高机动车检测行业的技术水平,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伴随环保行业的发展,环境监测产业也不断升级,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产业可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其中环境质量监测的监测对象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质量监测和噪声监测等;污染源监测的监测对象包括固体废物监测、废污水监测、废气监测、VOCs监测等。其中,污染源监测主要是采用环境监测手段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来源、排放浓度、污染物种等,为控制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解决污染纠纷的主要依据。
随着《“十四五”监测规划》、《“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环保政策的出台与落实,促使我国环境监测行业逐步向前推进。工业源的 SO2、NOX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细颗粒物的污染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近年来,臭氧(O3)污染开始凸显,VOCs和NOX作为臭氧(O3)前体物,成为重点的监管内容。VOCs排放主要来源于广大生产型制造业(尤其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制造业)的VOC排放和机动车(尤其是重型柴油车)所排放出的NOX。
GB20952-2020《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21年4月实施,标准规定了加油站在汽油卸油、储存、加油过程中油气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2023年,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和行动举措。《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2023年3月,经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了《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开云APP规定了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2021、2022年度配额核算与分配方法,明确了配额发放、调整及清缴履约等管理流程。随着各种“双碳”政策细则密集出台以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扩张,我国碳计量和交易核算体系的建设不断发展,精准的碳排放量数据是碳市场稳定运行基石,具备碳监测功能组件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推进速度将会加快。
环境应急气体安全监测的工业可燃性气体报警器一般分为可燃性气体检漏仪(简称“检漏仪”)、可燃性气体报警控制器(简称“控制器”)、可燃性气体探测器(简称“探测器”)三大系列产品。“检漏仪”的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或手持,采用碱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供电,一般可以连续工作近12小时。该仪器主要应用于燃气管道的查漏与巡线。若有燃气泄漏,检漏仪便会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显示气体浓度,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发生。“探测器+控制器”,这是在工业装置上和生产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检测仪器,可在防爆现场长期监测气体的浓度。探测器安装在防爆现场,控制器放在值班室等有人值守的地方,二者采用屏蔽电缆线连接。当在现场的探测器探测到燃气泄漏之后,通过屏蔽电缆线将信号传到控制器,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启动排风装置或关闭电磁阀切断气源,以确保安全。这种仪器大都装设在油库、乙炔站、液化气站、煤气站汽车加气站、锅炉房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
我国在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生产型号多样、品种较齐全,应用范围也由单一的炼油系统扩展到几乎所有危险作业环境,各种类型报警器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主要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基础上,进行研究与开发形成自己的特色。
2019年9月,《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设计规范》(GB/T50493-2019)发布,2020年1月1日实施,对可燃气体探测器的选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轻质烃类可燃气体宜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的探测器,含硅、硫、磷、铅、卤素化合物场所,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探测器、红外气体探测器或激光气体探测器,在缺氧或高腐蚀性等场所,宜选用红外气体探测器或激光气体探测器”。
2019年10月,GB15322.1-2019《工业及商业用途可燃气体探测器第1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点燃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发布,2020年11月1日实施,对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传感器抗中毒性能、抗高浓度冲击性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1年6月中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并于同年9月1日开始实施。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明确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增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重大安全风险联防联控、危险源辨识和评估、明确餐饮等行业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等一系列规定。同时,《燃气工程规则》2022年1月正式实施,分别对餐饮等行业和高层建筑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切断装置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将加速释放工业共安全类及居民类仪表市场需求。随着该政策的落地实施,可燃气体报警器市场渗透率将大幅提升。2021年9月: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下发通知,部署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经验做法,确定合肥、沈阳、南京、青岛、深圳、上海松江等18个城市(区)作为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生命线是指城市的轨道交通、桥梁、供热系统、排水系统、供气系统、综合管廊、电梯等维系城市功能和保障城市运转的城市基础设施,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则是保障这些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的监测体系。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中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包含了对燃气系统的监测和预警,城市中存在大量与燃气管网相邻的密闭空间。随着燃气管网的建设运营,由于管道老化、腐蚀及第三方破坏造成的燃气泄漏是很难杜绝的。当燃气管网局部泄漏时,燃气通过地下裂隙渗透进入地下密闭空间,将引发爆炸、火灾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在地下管网中布设燃气报警器实现相干的监控功能。
2022年 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要求:加强对燃气等城市生命线的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要督促餐饮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让所有单位在“十四五”期间力争安装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2023年8月,由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前,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夯实燃气安全管理基础,基本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先进的气体检测技术基础,对环境应急监测行业的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相关产品进行研发及相关的布局。随着政策落地,以及原有燃气报警装置到期更换及技术迭代机会,可燃气体报警器相关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工况法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等系列产品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凭借多年在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领域的积累,产品线已延伸到环境监测领域,在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成本、服务、客户资源与品牌等多方面建立了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凭借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优异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企业中位居前列,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在行业内树立起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市场地位突出。公司始终不忘初心,秉承“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有序管理,真诚服务”的理念,专注于中国汽车检测与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实力,完善体系监控,强化产品质量管理。目前,公司已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并取得广东省空气环境污染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工业设计中心资质,被评选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佛山市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
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检定规程的草拟,站在行业技术前沿。公司的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聘请为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近几年,公司参与编写的团体标准包括《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T/CAEPI 47-2022)、《广东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过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T/GDAEPI 06-2022)、《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T/GDAEPI 12-2022)、《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光离子化检测仪(PID)技术要求及监测规范》(T/ACEF 096-2023),检定规程包括《透射式烟度计》(JJG 976-2024)。公司目前是中国汽车保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计量协会工作委员会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单位。
公司依托自身多年在高精度气体检测领域的技术积淀和自主研发经验的积累,在原有的主营业务机动车检测仪器及系统的基础上,进入环保监测仪器及系统领域,同时对新的环境应急气体安全监测仪器进行了相关的布局。
公司专业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包括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排气(排烟)检测仪器)、环境监测设备及系统(包括CEMS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设备、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VOCs挥发性有机物便携式检测仪器、污染源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及管理平台、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①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包括工况法系统以及不含底盘测功机的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车辆定期检测,终端用户为机动车检测站、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以及城市环境监测站等。工况法系统是将排放物检测仪器和底盘测功机等辅助设备与计算机进行集成的系统性产品,它通过模拟车辆在道路上的实际运行状态,评价机动车(或发动机)在带负荷运转情况下尾气排放状况(浓度、质量)及排放控制装置净化效果。不含底盘测功机的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指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与计算机集成的系统产品,包括应用于汽油车的怠速/双怠速法,以及应用于柴油车的自由加速烟度法。从2019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汽车环保定期检验应采用简易工况法(又称工况法)进行。
②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是通过控制软件将各类机动车性能检测设备进行集成,形成整套机动车安全检测线或综合性能检测线,能够对机动车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自动检测。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主要应用于车辆定期检测和新车检定,终端用户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及汽车制造厂等。目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开始实行安全技术检测、综合性能检测、环保检测三检合一的运营模式。
③机动车排放物检测设备是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浓度)进行检测的仪器(包括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柴油车排气分析仪),也是机动车排放物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主要用于车辆定期检测和日常检修,终端用户为机动车检测站、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城市环境监测站、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汽车销售服务企业(4S店)及科研机构等。
④机动车安全检测设备是对机动车的制动性、转向操纵性、灯光及其它安全性能进行检测的仪器,主要应用于车辆定期检测和日常检修。公司对外销售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包括加载式制动检验台、车辆外廓检测仪、多轴轮重仪、前照灯检测仪等机动车检测设备。
⑤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排气(排烟)检测仪器是用于检测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排气(排烟)中可见污染物,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部门、机动车检测站、发动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以及第三方检测公司等单位的柴油车、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检测。
①CEMS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可以在线(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以及烟气中的温度、压力、流速、O2(含氧量)、湿度等参数;主要应用在各种工业废气排放源的连续监测,如发电厂(火力、垃圾焚烧)、热电厂、化工厂、造纸厂、锅炉厂、砖窑厂、陶瓷厂、冶金行业、石油化工(防爆CEMS)、石灰厂等。
②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在线测量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浓度,以及废气中的温度、压力、流速、O2(含氧量)、湿度等参数;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组织排放(排气筒)的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和治理设施效率监测,如汽修、家具制造、包装印刷、橡胶与塑料制品、喷涂涂装车间、石油化工、制鞋、电子半导体、合成纤维、木材加工等行业。
③便携式 VOCs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基于非分光红外技术的有机挥发物气体分析仪的核心技术由公司自主掌握,该产品由公司自主设计、生产和销售。该产品可以测量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等组分的浓度,适用于VOCs排查溯源、开云APP治理设施净化效率快速检测、企业有组织和无组织现场应急检测以及化工企业管道排放泄漏检测、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比对或现场有组织废气或无组织即时监测等。主要用于固定污染源(印刷、塑料、化工、制鞋、家具、汽车维修等企业)的有机挥发物气体在线连续监测。
④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现场的传感器或测量仪表、数据采集传输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对油气回收系统运行关键参数(回收气量、加油量、油罐及油关路压力等)进行测量、分析及传输,计算气液比、密闭性、液阻等指标并进行实时监控,主要用于各大加油站。
⑤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基于非分散红外技术研发的,是一种固定式可连续监测作业环境中的可燃、氧气浓度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的炼油厂、加油站、化工厂、冶金行业、电力行业、燃气行业等存在易燃气体场所。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生产模式,产品主要的软硬件均由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及生产的。由于客户对产品需求差异较大,公司须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方案,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定制化设计、生产和系统安装调试。对于部分通用性强、生产周期长的关键部件根据历年的产品销量、前期的市场调研准备等进行合理的预测进行备件生产。生产完成后,公司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安装、技术指导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等提供服务支持。
为了保证原材料渠道通畅、质量稳定,公司以“订单为主、计划为辅”的采购模式,一方面按照客户订单进行物料采购,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预测市场需求计算原材料需求,实现快速、低成本的采购计划及流程。
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是直销和经销相结合。公司目前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省市的区域驻点,负责各区域的市场开拓、安装、现场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贴近客户以实现高效运作。具体销售方式包括客户议价销售与竞标销售,政府部门及规模较大的公司客户采购机动车检测产品一般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一)研发技术优势:掌握核心技术,专注机动车检测、环境监测及环境应急监测的研发
公司将自主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作为企业核心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投入,已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专业互补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团队专业涵盖精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软件、自动化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人员均为从事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研究多年的行业专家,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了保持公司技术在行业的领先优势,公司加大试制、试验、检测等环节的研发投入,并取得丰硕的研发成果。报告期公司继续保持充足的研发经费投入,保障研发项目顺利进行。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专利104项,其中包括17项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8项外观设计专利,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3项。
依托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软件开发应用能力,公司掌握了所有产品的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不透光度计检测平台(又称烟度传感器)专利技术、气体分析光学平台(又称气体传感器)专利技术、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专利技术、汽车底盘测功机电控系统控制技术、汽车检测系统计算机集成控制技术等发明专利技术,关键部件从原来的全部进口采购,转变为完全自主研发。公司及子公司华贝软件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子公司华贝软件为软件企业。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东省空气环境污染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省级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工业设计中心。
公司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的核心部件以前全部进口采购,通过自主研发,获得发明专利“不透光度计检测平台”和“运用逻辑判别功能快速测量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方法”等专利技术。公司在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基础上开发出工况法系统,除了使用自主研发生产的机动车排放物检测仪器具有成本优势外,还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电控系统控制技术,这有利于公司对工况法系统的全过程成本管控,使工况法系统具有成本优势。
公司在机动车安全检测仪器(前照灯检测仪)基础上开发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产品,除了使用自主研发生产的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具有成本优势外,采用自主研发的软件将前照灯检测仪、转速表检验台、轮重仪、制动检验台和侧滑检验台等单件仪器进行系统集成,因此,机动车安全检测系统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同时,公司对所生产产品(包括零部件)进行了质量管控,建立了涵盖研发、采购、生产、检验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严格执行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以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减少制造成本。
(三)技术服务优势:以标准化、专业化的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公司目前已建立了一条从零部件研发设计、单台仪器及系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全程技术支持至售后服务的产业链。公司开发生产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仪器及系统,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具有个性化售前、售中服务优势,能够全面满足机动车检测站的建站需求。
通过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全面掌握了所有产品的主要核心技术,尤其是掌握了产品关键部件(如:光学平台等)的核心技术,相对于购买关键部件进行组装生产的竞争对手而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向客户提供更好的标准化、专业化的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公司先后引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客户服务管理调度系统(CSM系统)、销售管理系统(CRM系统)、售后服务体系认证,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及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公司在全国设立了售后服务网点快速响应售后服务、在淘宝线设立零配件店铺,设立值班工程师和专门客服热线,急客户所急,为服务的及时性提供保证。
公司通过质量认证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售后服务体系、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已建立了涵盖研发、采购、生产、检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严格执行内部质量控制标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战略。同时,公司从优选原材料入手,通过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良和生产工艺优化,使产品在准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了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落实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或减少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知识产权或法律风险,巩固企业市场竞争地位。
公司积极推进内部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了计算机中心作为信息化支撑平台,取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的认证。在产品开发设计上,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的设计开发软件系统以提高设计开发效率。公司在研发、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水平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产品配置齐全优势:全套化的产品线满足客户需求,解决仪器设备的兼容性
目前公司的产品涵盖了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领域,形成了为机动车检测站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致力成为国内汽车检测产品“全套化”的优质供应商。公司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产品线丰富,全品类产品线不仅有利于各类产品销售的互相促进、互相带动,还有利于避免了由不同配套企业供应产品的兼容问题,简化了相应的管理环节和技术测试流程,保证了检测服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公司深入对接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有效满足客户多层次的专业化需要,打造全产业务链优势。
近年,公司利用自有的核心技术,大力研发机动车检测设备与系统新产品(例如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排气(排烟)检测仪器)、环境监测设备与系统产品(例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有机挥发物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等),并对市场反应强烈的燃气安全突出问题,研发出环境应急气体安全监测设备产品(例如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增加高性价比产品数量和品类。公司依托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多样化的营销渠道以及快速高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公司一直以来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检定规程的草拟,推动企业标准向前发展。近几年,公司参与团体标准包括《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T/CAEPI 47-2022)、《广东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过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T/GDAEPI 06-2022)、《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T/GDAEPI 12-2022)、《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光离子化检测仪(PID)技术要求及监测规范》(T/ACEF 096-2023),检定规程包括《透射式烟度计》(JJG 976-2024);参与正在修订标准还包括新版《滤纸式烟度计》和《零气发生器校准规范》。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聘请为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测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从2021年起,公司根据自身的技术特长,积极参加国家的温室气体监测、碳排放计量活动,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导编制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在通过碳排放实际监测计量、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的优势。
2023年,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221.1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利润为-414.8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87.48%。其中:机动车检测设备及系统实现营业收入10,287.86万元,同比下降了10.13%;环保监测设备及系统实现营业收入658.28万元,同比下降了37.75%。2023年销售费用2,045.41万元,同比减少4.07%;管理费用2,551.13万元,同比增加3.17%;研发费用793.51万元,同比减少18.70%;财务费用为-202.88万元,同比增加12.41%。
公司业绩影响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机动车检测行业车检频次减少,机动车检测机构数量增速减缓,从而使机动车检测行业需求下降,对公司机动车检测设备销量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环境监测新产品推广效果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以自主技术创新和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为宗旨。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研发技术人员从幕后走到一线,及时了解市场的反馈,配合一线技术人员解决专项问题,并据此改进和优化产品的设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研发立项流程与规范,强调深入了解客户需求、行业动向,明确立项前充分进行市场可行性分析与调查的要求,评估并考核研发项目成果转化、研发与产品销售额挂钩,让研发人员更加关注产品的市场化导向。同时,公司利用自有核心技术的优势,持续开展新品的研制,为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做好技术的储备。
公司通过梳理现有的组织流程,采取多部门合并归口统一管理等方式,对冗余环节和人员进行适当调整或调岗,优化组织管理架构,对不同岗位采取多种薪酬种类进行绩效考核,引入销售、客服管理系统,更加合理、科学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综合工作效率。对销售团队采取大区域管理、年度指标考核、月度汇报客户跟踪,设立专员开拓国外及车厂市场等方式,强调结果为导向,落实销售的成交率,鼓励机动车检测、环境监测两大产品线的协同作战能力。对公司生产一线部门进行统一管辖,通过中层管理人员、班组长的晋升、员工月度绩效考核、每周/月度部门工作会议,实行层级管理,提高内部管理及沟通效率。
公司报告期内继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成本核算和费用管控措施,切实增强持续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机制,严控不必要的成本费用开支,降低销售下滑对业绩的影响。物料采购方面,公司建立起科学的询价机制,根据采购物料的金额、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询价模式,降低采购价格。生产制造方面,公司通过定期回顾和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控制水平,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结构设计,通过用性价比高的配件替代等改进措施,降低物料损耗以及产品成本,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备货方式,降低内部浪费,提升管理效能。
公司根据聚焦主业的战略发展的需要,盘活闲置的资产,促进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未来关联交易,向嘉得力公司出售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南路59号的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权,该房地产按整套出售并计价,总金额(人民币)5,257.19万元。公司已委托深圳市世联资产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对出售的标的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值为5,006.84万元(不含税)。该项关联交易为公司实际经营活动所需,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情形。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充足的研发投入,共投入研发金额793.51万元,占营业收入7.07%。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展开重点项目的研发情况如下:
1、基于氢火焰离子法(FID)技术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及系统项目,其中两个型号产品通过环保产品认证,另外两个型号产品在认证中。用于固定污染源的相关产品已开始批量生产和销售;
2、基于非分散红外技术的温室气体监测仪器及系统项目,一个型号产品通过环保产品认证,开始小批量试产和销售,后续其他型号在现场测试和试验中;
3、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仪器及系统项目,超低排放产品的环保产品认证基本完成,开始准备小批量生产和销售,常规排放的监测产品已经批量生产和销售;
4、红外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系统项目的工业及商业用途可燃气体探测器、警报系统产品,已通过了防爆、消防产品等相关认证,开始小批量试产和准备销售;
5、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设备及系统项目,产品已经完成样机的设计及验证测试,后续的现场测试根据新的检定规程颁布的情况准备小批试产、销售推广工作。
我国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对机动车检验周期进行放宽调整政策,公司所处于机动车检测行业受到机动车检测频次减少的影响,检测机构数量增速减缓,对检测设备销量造成不利;环境监测新产品推广效果不及预期,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对此,公司积极应对外部不利因素,面对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公司不但要把握高质量发展,还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提升、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推进企业健康发展转型。2024年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公司要重构管理者履职及考核机制,增加核心管理团队成员,让薪酬与公司业绩关联,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直面一线市场,深入洞察市场前沿变化和用户需求。在销售方面调整区域划分,对区域实行扁平化垂直管理,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部门及区域对各业务环节的配合和监督,减少沟通障碍,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在内部管理实行量化考核依据和淘汰机制,健全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提供及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组建企业人才梯队,及时培养企业急需人才;引导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定期收集员工好点子、好建议并以资鼓励,充分发挥人才潜力,营造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增强,对环境安全性和生活舒适性要求提高,相关部门单位也多次印发关于加强燃气安全防范力度要求,这也意味着各行各业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已成必然趋势,城市燃气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8月9日,由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前,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夯实燃气安全管理基础,基本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公司基于非分散红外技术,研发出一种固定式可连续监测作业环境中的可燃、氧气浓度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公司设立专项专职团队,在细分区域积极布局合作渠道拓展销售市场。随着政策落地推广,环境应急设备可燃气体报警器行业将迎来新的市场需求。公司将利用自有的核心技术,持续增加不同环境监测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优化生产环节提升公司产品竞争优势,为提升业绩打好基础。
公司一直以来与国外客户保持的紧密联系,虽然前两年业务有停滞但是公司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地域优势,不断深挖海外市场商机。在公司内部将加强外贸人才的培养与配置,对外修改外文版网站的推广,参加国际展会,收集市场的信息反馈,扩大不同需求的产品的研发,在全球寻求配套合作伙伴,不断推动海外市场开拓布局。
公司需不断提升员工的产品技术服务水平以及售后服务工作的基础素养,在客户服务管理方面,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任务完成质量和数量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细化服务全过程记录监督和快速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售后服务工作监督,坚持“服务促销售”的经营理念,通过提供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不断增强客户黏性。通过持续开展品牌及产品推广活动加强现有渠道的宣传推广,主动加强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工作,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抓实存量市场,以专业、高品质和出色的售后服务作为竞争驱动力。
公司已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产品研发的成果继续以市场化为目标,推出市场前做好专利保护,关注客户需求、行业动向,分析同类产品的竞争的优劣,做到市场在哪里研发人员就在哪里。公司将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加强研发的原创性,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队标准的制定,优化原有产品的设计,推进新产品的研发进度,不断扩展引伸产品的应用领域或新兴行业,为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
公司将紧跟政策发展,紧抓行业脉搏,自我国首个《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的国家标准计划下达至今,公司积极参与计划的制定,提供专业意见,同时做好相关的技术储备及潜在市场的规划。
同时,关注公司所处行业具有产业协同领域的动态,谋求适当的机会推进外延式发展,积极寻求和孵化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在上下游具备协同效应的标的资源,期望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减弱公司对政策的依赖性,从而促进公司价值增值,实现公司长久发展的目标。
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机动车的日常检修和定期检测。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需求主要受机动车保有量和检测周期影响。机动车检测行业政策变化及国内汽车检测需求量的减少可能使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设备的市场需求减少,进而影响现有机动车检测机构更新扩建的投资意愿以及社会资本投资兴建机动车检测站的积极性,导致机动车环保和安全检测设备的市场未来需求波动,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产品是伴随机动车检测需求的发展而兴起,机动车排放物及安全检测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限值等相关标准的持续提升。这些标准的修订,将有可能提升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产品的技术要求。如果公司现有产品不能适应修订后的国家标准要求,或相关的新产品不能及时推出,将导致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公司管理层将时刻关注政策变化,根据政策需要,不断完善内部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公司将不断研发适应汽车排放新修订标准的新产品的同时,基于公司现有的先进技术,积极探索把相关技术运用于其他领域,扩大产品的运用场景,将不断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以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面对迫切的环境压力,政府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国家环保政策出台的时间和执行力度和以及环保投资规模直接影响着公司业务拓展。因此产业相关支持政策能否有效落实并得到有效的执行将会对公司产生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公司应变能力和抗风险水平。
随着环境监测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行业进入者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若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储备,市场开发不能同步跟进,公司可能存在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而机动车检测业务方面近年来,行业对手不断增多,国家对于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功能和技术指标也须不断更新,公司面临的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紧密跟踪政策与市场技术的走向,不断吸引技术及管理人才,将核心技术人员、骨干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研发和管理水平,为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打好基础。
公司管理层由公司创业期的员工组成,基本以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为主,管理层构成尚需进一步丰富,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公司不断地发展,对公司在资源整合、技术开发、资本运作、生产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国家政策以及业务发展的需要,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环保政策趋势和业务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完善,将影响公司的应变能力和发展活力,进而削弱公司的竞争力,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流程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使公司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移动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华仪器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移动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